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鸡西市导学案18(完整),供大家参考。
鸡西市田家炳中学导学指南(初二上生物 18)
姓名
学号 学科 生物 时
间 2009 年 11 月 19 日 第 12 周 第 18 课时 年级 初二年级 课
题 第六单元一章
第二节从种到界 备课 初二生物备课组 备课人 栾淑杰
授课模式 自主导学式 课型 预展型 学习目标 1. 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
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2. 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 了解划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使学生初步具有怎样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3. 说出双名法各部分的含义、 书写规则, 以及双名法的提出者。
核心贴士 1.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的。
2.
在比较亲缘关系远近时, 找出最小的相同分类等级进行比较。
学 习 活 动 安 排一、 导学提纲( 5′ )
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1.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 的相似程度, 将生物分成了
界、
界及其他的几个界, 每个界有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 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
、
、
、
、
。
其中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动物分类方法举例:
2. 马、 驴、 犀牛、 蝙蝠等动物之间差别很大, 但都属于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的, 原因
。
其中和马共同点最多 的是
, 和马共同点最少的是
。
结论:
分类等级越高, 动物的种类就越
, 动物间 的共同 点越
。
植物分类方法举例:
3. 分析资料完成有关问题: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茄目
禾本目
茄目
科
茄科
禾本科
茄科 属
番茄属
小麦属
茄属 种
番茄
小麦
马铃薯 番茄与 小 麦同
不同
, 番茄与 马 铃薯同
不同
, 小 麦与 马 铃薯同
不同
。
所以
与
共同特征多 而
与
, 以及
与
的共同特征少。
生物分类的意义 4. 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 能够揭示出生物之间的
关系和
关系,
5 双名法 二、 交流环节( 5′ )
组内交流。
三、 展示环节( 10′ -15′ )
1. 展示自 检内容。
2. 展示组内 探究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
学 法 指导:
自 学书中的内 容,了 解本节课的基本内 容, 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界、 门、 纲、目、 科、属、 种”是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种是七个等级中最低的。
同属于较低分类等级单
四、 巩固环节( 5′ ):
对本节的基本内 容加以巩固, 学生间互考。
五、 检测环节( 8′ )
1. 马和斑马是同一个属的动物, 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请问在下列动物中, 斑马与哪种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A. 驴
B. 马
C. 虎
D. 犀牛。答〔 〕
2. 前肢变成翼, 体表有羽毛, 一般具有飞翔能力的动物被划分在同一类, 称作“鸟类” 。
“鸟类” 在生物分类中的等级是:
A. 门; B. 纲; C. 目; D. 科。
答〔 〕
3. 在生物分类学中, 有时还在某一个等级下设“亚级” 单位, 例如,“种子植物门” 就设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
下列各组植物,哪一组在分类学上属于同一个“亚门” ?
A. 油松与柳树; B. 云杉与刺槐; C. 苏铁与槟榔; D. 银杏与雪松。答
4. 下列是马在分类学上的一些等级名称, 请你将它们由大至小进行排列:
①马科 ②马属 ③脊索动物门 ④奇蹄目 ⑤脊椎动物亚门 ⑥哺乳纲 A.
②①⑥③⑤④; B.
⑤③⑥④②①;
C.
③⑤④⑥②①; D.
③⑤⑥④①②。
答〔 〕
5. 若把鸟和虎、 猫分为一类, 鱼和青蛙、 蜥蜴、 壁虎分为一类, 这种分类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A. 体温是否能维持恒定; B. 生活的环境;
C. 体表覆盖物的特征;
D. 生殖方式是否胎生。
答〔 〕
6. “甲壳动物” 和“昆虫” 都是“纲” 一级的分类单位, 它们同属于节肢动物门, 请你为下列动物分类:
A. 蜂鸟; B. 白蚁; C. 河蟹; D. 蜜蜂; E. 水蚤; F. 对虾; G. 蝗虫; H. 鳖。(1)
属于甲壳纲的有
答〔 〕
(2)
属于昆虫纲的有
答〔 〕
(3)
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有
答〔 〕
7.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1)
斑马与马因体色差别太大而不属于同一个“种” 。
(
)
(2)
蝗虫与螃蟹的亲缘关系比蝗虫与鸟的亲缘关系要近。(
)
(3)肾蕨和苏铁的叶形很相似, 它们都属于裸子植物亚门。
(
)探究乐园
8. 蝙蝠是会飞的动物, 但分类学家把它分在“哺乳纲” 。
分类学家为什么没把蝙蝠分到“鸟纲” ? 请给出你的理由。
位中的生物, 相互之间的共同特征多、 亲缘关系近;随着分类等级的不断提高,其共同特征越来越少, 亲缘关系也越来越远。
加强学生对本届内容 的 掌握, 通过学生间对相互测试到达兵练兵、 兵强兵 对 目的。
发现问题 检查签字 课 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