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加强,供大家参考。
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加强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员工, 而员工的心理状况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企员工一直都被外界评价为“福利待遇好, 工作稳定” ,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 国有企业员工的心理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新形势下, 加强国企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主要从进行合理激励、 注重人文关怀、 建立预防网络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管理员工心理健康。
一、 员工心理健康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意义 员工心理健康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企业的发展需要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哲学上讲, 人的行为是由意识所支配的, 因此, 什么样的心理状况也就决定着员工在工作中有什么样的行为。 曾有企业管理专家做过实验, 员工在和谐健康的心理状况下的生产能力比在心理不健康和谐状况下的生产能力高出数倍。
员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 才能有成就感、 归属感, 才能激发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的财富是员工创造的,而员工的创造则来源于其心理。
健康的心理储存智慧和能力, 并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我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
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起着领军、 主导的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覆盖面逐渐扩大, 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应的, 国有企业员工在思想观念、 心理行为上也发现了诸多变化, 他们的心理也日趋细密、 复杂, 甚至难以捉摸, 而由此产生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 员工心理状况是企业发展稳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决不能掉以轻心。而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 首先能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 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 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其次,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 使员工压力处于最佳水平, 身心更健康, 精力更充沛, 由此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 通过对员工的压力水平进行即时性监控, 并推荐适当的指导建议, 促进员工随时调整身心状态, 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 国有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国有企业员工一直享受着“工作稳定, 福利好, 薪水高” 的待遇, 但是目前一份企业员工敬业度调查却显示, 民营企业、 外资合资企业、 其他类型企业员工的敬业度较高, 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敬业度最低。
近几年, 国有企业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日渐受到广泛关注。
据国内权威机构调查, 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有企业员工中, 有 25.04 % 的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也就是说每四个被调查者中就有一个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 2.24 % 的被调查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22.81% 的被调查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 被调查者经常频繁地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
精神上的压力;感觉不开心、 郁闷;觉得自己在事情中不能担当着有用的角色;精神萎靡, 工作积极性不高。
以国有企业中的供电企业为例, 由于工作环境单一、 恶劣, 人际接触面窄, 还时常背负着安全生产压力等, 员工经常出现四类心理问题:
一是生理耗竭, 具体表现为身体的不适, 职业病缠身;二是心智枯竭, 表现为空虚感明显、 心力不足, 自我评价下降;三是情绪衰竭, 表现为激情的丧失、 情感资源的干涸, 烦躁易怒, 悲观沮丧,深感无助, 或有极度的自尊和敏感, 焦虑症、 抑郁症和孤独症等;四是价值枯竭,主要表现为工作的无意义、 无价值感, 工作效率低下, 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工作压力, 工作环境, 人际关系, 职位变迁, 福利、薪水的差异, 家庭的和谐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
其内在因素主要是国有企业员工比较浮躁, 对本职工作的投入度比较低, 很多人不甘于现在的工作, 急于寻求事业的成功。
而外因也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国企的计划执行体系和模式, 与员工受到的激励、 创造型教育产生了矛盾, 很多年轻人不适应国企的工作环境, 导致工作投入度低;而且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 各种观念、 信息都对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三、 如何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员工心理健康, 就是员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 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五大心理状态, 职业压力感、 职业倦怠感、 职业方向感、 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都是积极均衡的。
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要采取灵活的方式, 循序渐进。
( 一)进行合理激励 在现代工业管理中, 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会产生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排列, 只有在前一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产生后一个需要;在前一个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 后面的需要才会显示出激励的作用。
合理激励, 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精神与物质欲望, 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和谐发展。
很多国有企业相继建立了以员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更为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支撑。
1、 分析员工需要, 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
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
按照需要层次理论, 就算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时候, 也会有不同的需要, 所以, 企业对不同的人必须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对于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时间, 也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
要想激励员工, 必须了解其动机或需求, 找到激励他们的因素, 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2、 完善制度, 实施科学的、 公正、 适当的激励 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 企业必须系统地搜集、 分析与激励有关的信息, 不断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激励必须公正。
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 而会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
通过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 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
( 二)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
人文关怀是一个大范畴,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关注员工的个人感受和需求,营造和谐温暖的人文环境。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员工心理问题, 充满人文关怀的员工心理管理, 能够减少员工对组织的抱怨,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 促进各部门、 各层次员工间的沟通;提高员工士气, 改善组织气氛。
1、 开展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目前国有企业管理者经常采用的方式, 其成本低, 方式多样, 而且有时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开展心理疏导, 首先应当对员工心理状况进行深入了解, 分析判断员工心理属于哪种失衡状态。
要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 必须建立良好的员工诉求表达机制。
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职工代表、 职代会的作用, 增强工会的吸引力、 凝聚力。
有的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设立了总经理信箱, 或者聘请了总经理联络员, 为员工与管理者沟通搭建了桥梁。
有的企业开办了自己的博客、 微博, 为员工发表意见看法也提供了平台。
总之, 充分给予员工表达想法、袒露情感的机会和空间。
这样, 员工在经过了一个发泄不良情绪、 释放压力的过程之后, 接受疏导时就会比较冷静。
其次, 要善于运用技巧, 灵活开展心理疏导。要抓住各种易于被其接受的观点和有利的因素, 进行疏通引导;要以坦诚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帮助分析现实问题, 避免对方猜测怀疑;不能空洞地劝慰, 更不能敷衍搪塞, 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给予不同的启发和支持, 如果当事者抱有敌意和采取攻击行动, 应采取适当回避的态度, 尽可能地忍耐、 克制, 让其他人员先去进行缓解工作。
疏导过程中, 还要注意通与员工建立一种相互信赖、 相互鼓励的关系, 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从而巩固心理疏导成果。
2、 开展亲情帮扶 有的国有企业建立了定期慰问制度和跟踪帮扶制度, 积极为员工妥善解决困难和矛盾;在重要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员工, 发放困难补助;在遇到国家社会各种灾情、 难情和急需帮扶的患病员工, 组织各级组织带领员工捐款捐物, 伸出大爱
之手, 把阳光和温暖送给需要帮扶的群体。
通过这些制度和举措, 使公司员工在帮扶中倾情奉献, 在奉献中学会了爱与感恩, 不断提升心灵品级, 养成了爱心奉献、 感恩报效的良好心态。
3、 解决员工各种具体困难 企业不仅要认真倾听员工心声, 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员工各种具体困难。
对于员工的实际困难和合理的需求, 要及时积极地进行协调, 帮助职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收入分配、 医疗住房等实际问题, 对干部职工在政治上关心, 生活上帮助,精神上鼓励, 积极为干部职工办实事, 办好事, 增强大家的归属感、 认同感。
企业管理要用情感纽带把全体员工团结起来, 倾听职工所言、 关心职工所困、 了解职工所思,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把感恩之情化作回报企业的热情。
党团组织要关心员工及其家庭成员遇到的紧急医疗救治、 婚丧嫁娶、 助学帮困以及日常生活出现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等各种实际困难, 要采取有效手段, 及时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制定完善配套的机制, 使职工的合理诉求得到切实落实。
这样才能真正替员工着想, 从而化解矛盾、 减少冲突、维护稳定。
同时, 还要结合本企业的文化和现状, 以具体的事例和榜样来教育和引导员工, 帮助员工改正自己的不良心态, 达到内心的平衡。
( 三)建立预防网络 在较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下, 员工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是必然的, 此时, 就要做到及早发现、 及早干预, 建立健全员工心理健康预防网络, 做到防患于未然。
首先, 可以建立企业家庭联动机制。
在工作的班组设置心理健康员, 组织参加外出培训和企业定期培训, 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
其次, 要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积极健康、 融洽和谐的内外环境,对提高职工控制和调节不良心理的能力, 巩固心理教育成果,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 要大力普及心理科学和心理健康知识。
普及心理科学知识, 是搞好心理教育、 培养职工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 不熟悉、 不了解心理科学知识, 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和问题, 不善于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员工的心理潜能等现象, 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 组织专家编制针对本企业员工的心理测试题库, 放在企业网站上, 使员工可以随时对自己进行测试, 以检测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 或者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对企业员工做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 开展一对一帮扶, 使员工及时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总之, 只有员工心理健康了, 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才有保障。
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 帮助员工筑牢心理防线, 培养健康情绪, 这样,国有企业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才能在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屹立不倒, 稳步向前。
推荐访问: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加强 浅析 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