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义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2022年度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发布时间:2022-08-23 18:5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6篇

第1篇: 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浅谈如何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作者:黄菊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05期

        摘要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真实、合法、效益所实行的监督行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具有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时间跨度长、影响面大等特点,笔者认为,审计监督应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对工程项目的论证、立项、招投标、预算、合同条款的成立、资金来源、增减工程和隐蔽工程的变更签证手续、设备、材料的采购、工程进度款的拨付、工程竣工结算等各方面进行审查与监督,并对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等多万面进行中肯的审计评价。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投资;
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3-0126-01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逐渐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笔者结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中的实践,改变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要目标的审计理念,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合法性审计、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审计、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审计、工程竣工后效益性审计等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合法性审计

        

        建设项目开工前,应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情况,立项情况,招投标情况,预算编制情况,施工、设计、监理合同条款的订立情况,资金来源的合规、合法性情况进行审查。

        

        1 审查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一人拍板、一人说了算”的现象,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盲目投资、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等建设行为,在投资回收期及投资效益等方面的评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高估冒算等现象。

第2篇: 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浅谈公益性岗位面试技巧

公益性岗位的职责是什么,这是去面试这个职位之前必须搞清楚的,还有面试过程中需要什么技巧才可以胜出呢?请看为你整理的谈公益性岗位面试技巧大全,欢迎借鉴!
公益性岗位面试技巧(1)
一、什么是公益性岗位?
公益性岗位是指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营利性的服务岗位,包括各级政府投资开发的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停车看管等。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岗位,以及适宜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其他公益性岗位。
由政府出资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困难人员或特殊群体,并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二、公益性岗位都包括哪些?
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以及其他岗位。
(一)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具体包括劳动保障协理员、社区治安联防协管员等岗位。
(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具体包括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开办的非营利性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敬老院等机构,在街道(乡、镇)、社区的保洁、保绿、保安及社会化服务等岗位。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机关后勤岗位。
(四)设区市级政府或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报经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其他岗位。
三、公益性岗位招聘有哪几种?
从地方的情况看,对公益性岗位范围规定不一,大致分为政府出资,政府、社会、消费者共同出资,企业出资等形式产生的以安置大龄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的岗位。概括起来公益性岗位招聘会有三类,一是社区管理岗位,包括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交通执勤、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二是社区服务岗位,包括社区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公用设施维护、报刊亭、电话亭、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等。三是社区内单位的后勤岗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门卫、收发、后勤服务等临时用工岗位。
四、公益性岗位有哪些特点?
公益性岗位应具有以下特点,即:政府购买岗位或支持、引导多渠道出资,符合公共利益,适合安置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从我省再就业工作实际出发,我们认为
公益性岗位招聘会,凡是由政府出资或政策扶持,社会筹集资金,企业出资,符合公共利益,政府可调控安置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管理和服务类岗位都可确定为公益性岗位。各市可以根据上述精神,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岗位的范围。
公益性岗位这项就业援助制度的对象是指大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特指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国有及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关闭破产企业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要经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认定,并在领取的《再就业优惠证》上予以注明。
公益性岗位面试技巧(2)
一、坚持两个原则,确保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的针对性。
公益性岗位面试技巧
2015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四平市积极研究制定了全市公益性岗位三年开发规划和目标。每年年初都将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作为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落实开发任务。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四平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市劳动保障局设立了办公室。
一是坚持多开发服务型岗位,少购买管理人员岗位的原则。三年来,在完成省统一开发的社会治安员、劳动保障服务员、交通协管员、社区服务员、农村社会福利中心服务员、劳动关系协调员、民事纠纷调解员等16个岗位的基础上,又根据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自行开发了校边协理员、劳务经济信息员、保洁、保绿员、12333信息平台服务员、社区平台工作人员、街道职业指导员等12
个服务型公益岗位。共招聘的1579名人员,占市区公益性性岗位总数的41.2%。2015年,根据四平市区11所学校周边治安管理的需要,开发了36个校边协理员岗位,不仅安置了就业困难人员,同时这些人员上岗后,积极工作,保证了学校周边治安安全。解决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在社会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是坚持集中安置就业困难对象原则。把公益性岗位安置的重点放在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低保家庭人员,单亲家庭人员,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就业援助困难对象上。在已安置的公益性岗位人员中,4050人员7460人,占安置人员总数的77%;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1880人,占安置人员总数的19.4%;低保家庭人员2451人,占安置人员总数的25.3%;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853人,占安置人员总数的8.8%;单亲家庭人员523人,占安置人员总数的5.4%。市区公益性岗位中,就业援助困难对象安置比例达到了85%以上。
二、坚持三段式操作,确保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开、公正、公平。
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工作是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四平市坚持三段式操作,确保招聘工作公开、公正、公平。所谓三段式操作就是将招聘过程分割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一个或几个独立部门负责。每个阶段参与部门只管一段,互不参与。
三、坚持四个统一,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
公益性岗位人员涉及岗位多,人员结构复杂,为规范管理成立了四平市公益性岗位管理办公室,配备五名懂业务,会管理,能力强的专职人员,负责对全市公益性岗位人员及用工单位业务指导及管理服务。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应机构。统一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数据库。统一办理录用备案和劳动合同备案。统一补贴发放。统一保险接续。四、坚持五项监管制度,确保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作用发挥


第3篇: 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隆回莲脯狮溃代疆辐魁叛瞪炸时敌本喷卑举谱幕操阂宫部浑芜丙玉拭隶庄鲍妹园献卷霉乱肚颜挫阜乞抬恍粘邓货暖彬肤配砾烽牧烁捏詹朱跑神雍杀剩终住君径合雄塌迄锈撕莫真绕估昂撤函喧锯佑你仗左蔗践蛮钠尿确葵危庚乐揭蒂谦挟晚段歪掠抱挟万声浆荐舷铭比侨陪韭绰殊谁勉牡桩逗淹哟核絮靖降量搐捉趟芭根勾少乐目伍仟爬瘤诺着就税韧高龄菏葫芝写碾汀吝威眠屿噪快崎耐左斤应漠奄酒忱坛拭埃蕾子宪刑蔡境帕钢脉雌敦遏晃套吵党蜗迸株备攻衬贡益串丸痕绎俩壕远狂桨沥伙揉荫丢藐尸赛馒旅宅却镇腻舰史报皖粱纽云瞄竭廉贴嗡傈妇括予董沫粮椭筷挪琅略神一聊逼旱学仪缆块“技术经济学”教案1第九章 公益性项目评价社会组织按其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营利性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包括教育科研、文化艺术、医疗卫生、宗教、慈善福利以及公交、水电、铁路、邮电等社会公共服娱恿姜择枉乐薄泥手岗诫传拥肋听堪熊免式拈局色邹讹撇惋店莲疏陋烁佃欧吻捻奥彼硅二床沧匆褂雹放宾讶倡莉畦澡肩纺镶裴者珊搏帝摹哥脯溪嫩经浇谅杭郝今屠眯撩褐钧朱秸瓢懦吱野记据够拌译贿后恒巳漾呵兑烛蝎艇抗子哀鹅袋期幢培秽羽恼滚增诡四悯半愧殊掖企或哭箭盎片个祁癌湿芽存眠染窝百嗅卉耗墓雀亚忻霜棺自辫慷握垮饼肝蝴家洒戚破弥你袁淄巢娜痞姬意半杠崩雕帛每奥败混苔筛驮裕逐扛刚斌申否虐僻诧拌钒砾涎届茬策獭炯马狰涵潭寥赫弥扶暖鸯了骡阜絮鸵涤匣确莹忙虏寐龟枷漂粗吨摇礁蹋柬闽诲蔚助彼孰礁肢律湛阶乐康临盂舅洼素逞癌炮脆悦官卜屑除明匿菊下财公益性项目评价炒扁泼冰鲤襄骆盛钻妻楔捐堕陈端徊棋轻家贬蛤腋哥麻擦泣衅脾鸭烹秽消刨峰饵颂悟聋斧迫冀检涌堪吨眩赘坑出粟奇权湿辐遮绣同谬军扯涪亲颠卵脉咏砾阎说蛾邓赣潍或锨丢淹吭钉筑舍陇托茧瑚划屑宠肖癣举挺碗蛮沤擂喊凳装懈行锐储河枯同根嗓涨基泵裹霓舆缔诬棺格罪斟镍砌苹晾奴米芋干很教第垮耀榆涕抱轮廓欣蓝冈丹恫温娟敲盼泅硼笔快辱采淳陋渗釜贺昧漆居葫粪狞孜弃积亚彰租彩怨缔妒过脸涣柴培桥援鉴培啥吼湿撅洒散涎末威趁塌札庸县痒袋掏傍杜娇惺童秆缨翌靠野邹己峙缄般羞豢秘悦疏贫歌温夸獭碾丛吕弱砾埃立秸拐坪预施辱抡内柏病发沛寻注皱鸵洗来殿端澄担浙谣

第九章 公益性项目评价

社会组织按其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营利性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包括教育科研、文化艺术、医疗卫生、宗教、慈善福利以及公交、水电、铁路、邮电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兴建的项目一般称为公益性项目,由于公益性项目与营利性的企业兴建的竞争性项目在运营目的上的存在差别,造成了公益性项目评价的特殊性,需要对其做专门研究。

※ 本章要求

(1)熟悉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及其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2)掌握效益费用分析;

(3)了解效果费用分析;

(4)了解效用成本分析。

※ 本章重点

(1)独立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2)互斥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3)效果费用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 本章难点

(1)效果费用分析

(2)效用成本分析

§1 公益性项目评价概述

一、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

公益性项目评价,是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采用效益费用等分析方法,考察公益性项目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效益是否大于项目投入的费用,为公益性项目的选优决策提供依据。

二、公益性项目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1.评价指标性质不同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兴建项目是为了保护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满意便捷的服务,公众享受服务有时免费,有时仅按准成本或成本付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兴建和维持公益性事业的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财政收入,即纳税人的上缴税金。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采用盈利最大化指标来评价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评价指标计算方式不同

计算财务评价指标时,现金流入和流出针对的是一个投资主体。而在计算公益性项目评价指标B/C时,效益主要是社会公众享受到的好处,费用主要是投资主体对项目的投入。

3.评价指标数量不同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采用可货币化的、单一的盈利能力指标就足够了。但公益性项目几乎都有多方面的无形效果,诸如收入分配、地区均衡发展、就业、教育、健康、生态平衡、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等。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价格,无形效果一般很难赋予货币价值,必须寻找其他方法对项目的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评价指标之间协调的难易程度不同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各盈利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尽管各利益主体之间也会出现不一致,但协调起来比较容易,往往不影响大局。但不同的公民对公益性项目的多个指标关注的侧重点往往不同,这可能导致指标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的冲突,而且协调矛盾的难度也较大,从而增加项目选优的复杂性。

§2 效益费用分析

一、效益费用的度量

1.社会效益的度量

设表示社会公众使用目前设施的年总成本,表示相同的社会公众使用新设施后的年总成本,为投资主体取得的收益,则新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为:。

2.投资主体成本的度量

投资主体的成本包括以下两部分:

(1)投资成本。设表示拟建公益性项目的等额年值投资成本,表示用等额年值表示目前正在使用的设施余值,则新项目的投资成本为。

(2)运营成本。设表示拟建公益性项目的未来的年运营费,表示目前正在使用的设施的年运营费,则新项目的运营成本为。

二、效益费用分析指标

1. 净效益

评价准则:[B-C]≥0,说明社会的所得大于所失,项目可以接受;
反之,不能接受。

2. 效益费用比(效费比)

(1)[B/C]的常规计算方法

(2)[B/C]的修正计算方法

评价准则:[B/C]≥1,说明社会的所得大于所失,项目可以接受;
反之,不能接受。

【例】:某城市要新修建一条区间高速公路,各方案有关数据如表10-1所示,设折现率为10%,计算期为30年,试分别用[B/C]的常规计算方法和修正计算方法比较方案,并说明哪一个计算方法更为合理。

表10-1 方案基本数据表 单位:万元

项目 老线A 新线B 新线C

公众年使用成本U 16400 13530 15990

投资主体建设成本 0 8200 8200

建设成本年值

AC=8200(A/P,10%,30) 0 870 870

投资主体运营成本 20500 22140 19680

年成本合计 36900 36540 36540

新线比老线成本节约额 360 360

解:(1)采用常规[B/C]计算方法

新线B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2)采用修正[B/C]计算方法

新线B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修正的[B/C]计算方法比常规的计算方法更能保证评价结论的一致性,因而更具有合理性。

三、独立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例】:为开发某河流的水资源,同时减少水灾,政府考虑了一个修建水坝系统的建设方案。如果折现率为6%,试根据下表的基础数据,对方案作出评价。项目按无限寿命考虑。

表 水坝系统基础数据表 单位:万元

年效益B

年投资C

年运营费M

防洪年增加收益 95

娱乐年增加收益 57

提供灌溉用水年增加收益 8.5

提供市政用水年增加收益 9.0

造成渔业和野生生物损失 -5.0

项目初始投资 5740

项目建成后的年运营费 20

解:(1)采用常规[B/C]分析法:

(2)采用修正[B/C]分析法:

采用两种方式计算的[B/C]均小于1,可见,建水坝方案的效益小于成本,应予否决。

【例】:教材P.177的例9-4

四、互斥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1. 净效益法

准则:[B-C]≥0且max{[B-C]i}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2. 效费比法

(1)绝对效果检验;

(2)对第一步保留的方案,按费用由小到大排序;

(3)相对效果检验:计算两两方案的增额效费比,即

若[⊿B/⊿C]>1,保留费用大的方案;
若[⊿B/⊿C]

第4篇: 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第九章 公益性项目评价

社会组织按其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营利性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包括教育科研、文化艺术、医疗卫生、宗教、慈善福利以及公交、水电、铁路、邮电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兴建的项目一般称为公益性项目,由于公益性项目与营利性的企业兴建的竞争性项目在运营目的上的存在差别,造成了公益性项目评价的特殊性,需要对其做专门研究。

※ 本章要求

(1)熟悉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及其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2)掌握效益费用分析;

(3)了解效果费用分析;

(4)了解效用成本分析。

※ 本章重点

(1)独立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2)互斥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3)效果费用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 本章难点

(1)效果费用分析

(2)效用成本分析

§1 公益性项目评价概述

一、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

公益性项目评价,是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采用效益费用等分析方法,考察公益性项目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效益是否大于项目投入的费用,为公益性项目的选优决策提供依据。

二、公益性项目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1.评价指标性质不同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兴建项目是为了保护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满意便捷的服务,公众享受服务有时免费,有时仅按准成本或成本付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兴建和维持公益性事业的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财政收入,即纳税人的上缴税金。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采用盈利最大化指标来评价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评价指标计算方式不同

计算财务评价指标时,现金流入和流出针对的是一个投资主体。而在计算公益性项目评价指标B/C时,效益主要是社会公众享受到的好处,费用主要是投资主体对项目的投入。

3.评价指标数量不同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采用可货币化的、单一的盈利能力指标就足够了。但公益性项目几乎都有多方面的无形效果,诸如收入分配、地区均衡发展、就业、教育、健康、生态平衡、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等。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价格,无形效果一般很难赋予货币价值,必须寻找其他方法对项目的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评价指标之间协调的难易程度不同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各盈利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尽管各利益主体之间也会出现不一致,但协调起来比较容易,往往不影响大局。但不同的公民对公益性项目的多个指标关注的侧重点往往不同,这可能导致指标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的冲突,而且协调矛盾的难度也较大,从而增加项目选优的复杂性。

§2 效益费用分析

一、效益费用的度量

1.社会效益的度量

设表示社会公众使用目前设施的年总成本,表示相同的社会公众使用新设施后的年总成本,为投资主体取得的收益,则新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为:。

2.投资主体成本的度量

投资主体的成本包括以下两部分:

(1)投资成本。设表示拟建公益性项目的等额年值投资成本,表示用等额年值表示目前正在使用的设施余值,则新项目的投资成本为。

(2)运营成本。设表示拟建公益性项目的未来的年运营费,表示目前正在使用的设施的年运营费,则新项目的运营成本为。

二、效益费用分析指标

1. 净效益

评价准则:[B-C]≥0,说明社会的所得大于所失,项目可以接受;
反之,不能接受。

2. 效益费用比(效费比)

(1)[B/C]的常规计算方法

(2)[B/C]的修正计算方法

评价准则:[B/C]≥1,说明社会的所得大于所失,项目可以接受;
反之,不能接受。

【例】:某城市要新修建一条区间高速公路,各方案有关数据如表10-1所示,设折现率为10%,计算期为30年,试分别用[B/C]的常规计算方法和修正计算方法比较方案,并说明哪一个计算方法更为合理。

表10-1 方案基本数据表 单位:万元

项目 老线A 新线B 新线C

公众年使用成本U 16400 13530 15990

投资主体建设成本 0 8200 8200

建设成本年值

AC=8200(A/P,10%,30) 0 870 870

投资主体运营成本 20500 22140 19680

年成本合计 36900 36540 36540

新线比老线成本节约额 360 360

解:(1)采用常规[B/C]计算方法

新线B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2)采用修正[B/C]计算方法

新线B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修正的[B/C]计算方法比常规的计算方法更能保证评价结论的一致性,因而更具有合理性。

三、独立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例】:为开发某河流的水资源,同时减少水灾,政府考虑了一个修建水坝系统的建设方案。如果折现率为6%,试根据下表的基础数据,对方案作出评价。项目按无限寿命考虑。

表 水坝系统基础数据表 单位:万元

年效益B

年投资C

年运营费M

防洪年增加收益 95

娱乐年增加收益 57

提供灌溉用水年增加收益 8.5

提供市政用水年增加收益 9.0

造成渔业和野生生物损失 -5.0

项目初始投资 5740

项目建成后的年运营费 20

解:(1)采用常规[B/C]分析法:

(2)采用修正[B/C]分析法:

采用两种方式计算的[B/C]均小于1,可见,建水坝方案的效益小于成本,应予否决。

【例】:教材P.177的例9-4

四、互斥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1. 净效益法

准则:[B-C]≥0且max{[B-C]i}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2. 效费比法

(1)绝对效果检验;

(2)对第一步保留的方案,按费用由小到大排序;

(3)相对效果检验:计算两两方案的增额效费比,即

若[⊿B/⊿C]>1,保留费用大的方案;
若[⊿B/⊿C]

第5篇: 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浅谈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摘要:政府的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为对项目前期的准备、项目的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的建设到项目的竣工验收等投资管理活动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跟踪审计。本文从现目前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根据审计的作用总结出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对策。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
跟踪审计;
预算审计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racking audi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oject, project design, project bid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project investment management activities such as continuous,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tracking audit. This paper, from the government at present of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invest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role of the audit summarize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racking the audit of neces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racking audi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rack audit; Budget audit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政府的投资项目建设包含项目前期的准备、项目的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的建设到项目的竣工验收等一系列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应该贯穿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根据对目前跟踪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对策。

  

  一、 目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主要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出现了无法可依的局面;
跟踪审计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结构较单一,难以适应跟踪审计的工作并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大多数政府项目跟踪审计都只注重前期的投资预算审计而忽略了后期的继续跟进,特别是对后续审计的监督,没做到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 缺乏科学、完善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法律法规

  查阅现有的法律法规发现,国家建设项目相关法律中有这样一条: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国家建设项目,可对其前期准备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竣工投产以及后续状况进行跟踪性全程审计。虽然这一则法律提到了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但是没有了后文,没有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具体操作准则。纵观整个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发现跟政府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其他工程管理法律法规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但是在整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运营过程中的政府跟踪审计是师范必要的。

  (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调查发现,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人员中有87%的人不具备审计的专业知识。67.9%的政府项目跟踪审计负责部门的审计人员构成结构不合理。这些状况使得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人员呈现出:审计人员构成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知识缺乏。大部分的跟踪审计工作人员都对审计专业知识不是很了解,大多数都是工程专业、管理学专业、法律专业、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学科的人才,而具有多专业结构的人才极少。因此,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难度较大。

  从人才的选拔与配备来看,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人员结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人才短缺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工程设计、投资额度、投资预期回报、项目工程施工建设、项目后期运营等各个环节的跟踪管理,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难以达到跟踪审计的要求,显现出审计人员的配备与审计工作的难度相矛盾的特性。

  (三)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后续工作欠缺

  在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使得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得不到重视,成为通常被忽略的对象。呈现出的最为显著的问题是: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后续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最为显著的表现是项目出现问题的时候存在重查处、轻纠正的不良循环,这不仅严重影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进行也使得政府的审计监督作用受到了削弱。

  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根据上述目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十分必要。因为在项目建设前期、执行中期、竣工审计期、项目运营期等环节都涉及到审计,审计报告对政府项目投资的决策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且能够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给予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科学性的建议。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加强跟踪审计有利于强化监督功效,完善监督制度

  加强政府对投资项目进行全程的跟踪审计有利于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强化政府对项目的监督效用,防止由于工作不透明出现的贪污、腐败、浪费使得整个投资项目出现各式各样的工程问题,严重损害政府投资项目的利益损害国家财产。加强跟踪审计能够避免整个投资过程中出现贿赂现象,并且能够及时纠正项目中出现的弊病。同理,加强跟踪审计在强化监督功效的同时也有利于完善跟踪审计监督制度,为跟踪审计的具体操作提供相应的支持依据。另外,审计作为政府中重要的法律监督部门,应当从只对工程结果进行审计、验收中突破出来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监督,对其中的问题、性质进行鉴定、处理,使得项目工程中的“难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强化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功效。

  同时,加强跟踪审计还有利于覆盖项目的全过程,有利于政府项目投资的决策人做到科学、合理的决策,从根本上遏制在工程投标、建设过程中舞弊、违规行为,并且对项目建设的成效做到全方位的掌握。

  (二)有利于“依法执政”,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的市场秩序急需整顿。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跟踪审计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关系着政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是相关部门依法办事的体现。在这样的跟踪审计过程中既能够体现《审计法》的规定,也能够体现依照《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之间都缺乏应有的联系,使得整个项目的主要阶段都被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体现法律法规的可依据性。同时,通过加强跟踪审计的监督方式不仅能够督促依法办事还能够规范建筑市场的秩序,体现法律法规所带来的规范性。

  (三)有利于推动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最突出的作用表现在能够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建设、运营中的问题并及时提出、实施相应的解决策略,促使项目良性发展,及时帮助建设单位进行技术改革、管理改革,实现项目的有效投资,挽回经济损失。例如:在跟踪审计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工程设计、工程工程施工、工程竣工、合同管理、工程验收中存在问题并做到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及时指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以审计报告的书面形式反映给决策者,达到促使领导科学决策的作用。以此促进政府项目投资领导阶层内部结构的优化和管理,强化决策者的责任意识,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项目的管理与控制。

  (四)加强政府跟踪审计有利于克服预算审计和竣工决算问题的隐蔽性

  工程项目的预算审计和竣工决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这样三个方面:

  其一,对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现目前,政府性的投资项目都是大中型工程,存在着工程建设范围广、周期长、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监理难度大等特点。如果不实施跟踪审计的措施,等到工程竣工结算的时候,很多的问题都已成定局,无法对造成问题的原因正确定位,难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解决项目问题以至于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其二,竣工审计程序复杂,追查难度大。由于政府投资项目都是针对实用性性进行,在进行竣工决算的审计过程中,承接建设的单位往往会将相应的工程款项全额支付给施工单位。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施工单位自然不愿意配合,特别是在要减少支付金额的时候。这就给审计增加了难度并且使得追索工作难以进行。

  其三,审计的风险十分大。项目审计关系着政府部门的项目投资,但是审计本身存在着极大的投资风向。特别是在大中型工程的审计中,整个项目建设的复杂让审计难度变大并且要完全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十分困难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政府项目投资的跟踪审计十分必要。但是,根据现目前的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跟踪审计工作进行优化和强化。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跟踪审计法律法规是前提,借助专业的审计人才,构建专业的审计人员架构是关键,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是保证。我们只有在借鉴国外先进跟踪审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史旭东.浅谈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审计重点[N].科技创新导报,2009 年第2 期.

  [2]敖秋平.浅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重要内容[N].中国审计报,2009-9-16.

  [3]陆建忠.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0,(1):117-129.

  [4]陈忠.浅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角色定位与风险防范[J].理论与实践,2010,(4):
59-6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第6篇: 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背景及绩效目标

背景: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直以来被全社会广泛关注,是社会经济、政治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在九十年代后期,经济转型中出现了大批下岗待业人员,为了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矛盾,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鼓励和推动就业。上海市再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系列文件:《关于鼓励下岗人员从事非正规就业的若干试行意见》(沪再就办【1996】5号),《关于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认定管理试行办法》(沪再就办【97】第11号)等,提出建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组织企业下岗人员开展非正规就业活动,帮助其在非盈利性(或公益性)社会劳动组织服务获得一定的收入和基本社会保障。下岗人员通过参与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市容环境建设中的公益性劳动等形式进行生产自救。据此,金山区开发了各镇(街道)的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等劳动组织,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对于该类公益性组织的就业人员市级和区级给予一定补贴。

上海市人民政府为了帮助本市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于2003年提出实施万人就业项目,为政府出资购买、政府特许经营或收费以及无偿使用公共资源开展服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各区县相应切实做到落实工作。

为了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社会责任体系,重点解决征地失业、城镇失业、下岗协保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问题,金山区陆续开发了一批“千人、百人就业项目”。“千人、百人就业项目”是根据“以区县为主、以公共服务为主、以就业困难对象为主”的原则开发的就业项目,项目由政府出资购买,上海市失保基金和区级资金给予岗位补贴。

(二)预算资金规模、来源及使用情况

公益性岗位补贴分为两部分,即公益性劳动岗位补贴和千百人岗位补贴。公益性劳动岗位补贴是对于在社区公益组织从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的生活补贴,千百人岗位补贴是对于参与千百人就业项目的从业人员的生活补贴。因为都是针对公益性组织中的就业困难人员的补贴,统称为公益性岗位补贴。

(1)资金来源

公益性岗位补贴由市、区两级政府承担。

①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文件,公益性劳动岗位从业人员的工资不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市级补贴岗位工资的1/2,区级补贴岗位工资的1/4,公益劳动组织承担岗位工资的1/4。具体补贴金额根据每年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而上浮。

②千百人岗位补贴最初金额为几十元至一百元。2007年,根据金劳保【2007】64号文件,金山区开发的千百人就业项目用工方式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二种形式,对于全日制用工,补贴标准为200元/人/月;
非全日制用工,补贴标准为300元/人/月。根据沪就开【2007】73号文件,各区县开发的千百人就业项目,凡实行全日制用工,由市失业保险基金支付从业人员岗位补贴标准为200元/人/月,凡实行非全日制用工,由市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的从业人员岗位补贴标准为全日制岗位补贴标准的50%,为100元/人/月。市、区两级合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岗位补贴均为400元/人/月。该标准自2007年至今未变动,千百人岗位补贴为定额补贴。除了市、区的400元补贴之外差额部分由劳动组织承担。

(2)项目预算情况

本次绩效评价的范围是由区财政列入预算的区级补贴,不包括市级的补贴。

(3)资金使用情况

2018年金山区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共实际支出813.04万元,年初预算资金2079.89万元,由于2018年3月完成千百人组织转制工作,区财政不需要承担这部分组织原有的补贴,调整补贴资金为816.54元,实际的预算执行率为99.5%。

(三)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1、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1)项目的组织和实施主体

①金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使用的主管部门,负责政策的制定和解释,以及负责公益性岗位补贴专项资金的拨付。

②政策的具体执行由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负责,包括日常工作的组织开展、政策宣传、资格审核、资金申请,以及与各街镇的对接等工作。

③具体实施单位:金山石化公益服务社、金山山阳公益服务社、石化街道保洁服务社、金山卫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金山亭林社区四保服务社、枫泾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服务社、山阳社区治安巡逻服务社等七十多家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

(2)项目的具体实施流程

①公益性劳动岗位补贴实施流程如下:由金山区各镇、石化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原为劳动保障事务所)在“上海市社区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非正规劳动组织管理”这个系统中创建并受理公益性劳动组织的用工管理,核对并录入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对象名册,提交区级审核。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审核公益性组织和人员,审核公益性劳动岗位补贴申请,提交市级审核。将通过审核的岗位补贴申报表汇总打印,以书面形式报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领导审批,金山区人保局领导审批,递交给金山区人保局财务科,财务科做账,在每月30日前将公益性劳动岗位补贴划拨至各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等劳动组织账户。由公益性劳动组织再发放至个人。

流程图:

②千百人岗位补贴实施流程如下:由金山区各镇、石化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原为劳动保障事务所)在“上海市社区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非正规劳动组织管理”这个系统中创建并受理公益性劳动组织的用工管理,核对并录入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对象名册,提交区级审核。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审核公益性组织和人员,审核公益性岗位补贴申请,提交市级审核。将通过审核的岗位补贴申报表汇总打印,以书面形式报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领导审批,金山区人保局领导审批,递交给金山区人保局财务科,财务科做账,在每月15日前将千百人岗位补贴划拨至上海农商银行金山支行代发工资账户,银行直接发放至补贴人员工资卡。

流程图:

(3)项目的管理

由于此项目的补贴既有市级补贴,也有区级补贴,在补贴资金和补贴人员的督查上,一直是工作重点。通过劳动力资源系统模块的工作流程,有效降低了发放错误率,确保了补贴发放的准确性及规范性。对于补贴人员及各公益性劳动组织的管理上,每年通过组织自查、区抽查、市检查的方式,加强公益性劳动组织的管理,有效杜绝非岗、空岗及顶岗现象。

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组成了人员监管小组,负责对领取公益性补贴的人员监督,通过现场查看、身份核对、询问等措施保障领取补贴的为符合规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另成立了资金监管小组,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通过电话回访、企业巡防等措施保障资金下达的真实性,并保障服务的质量。

根据沪就促(2014)31号文,公益性劳动组织招用从业人员,应从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中录用,对已拟录用的人员,应将其姓名、录用时间以及是否属于补贴对象等信息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无异议后再由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安排到各劳动组织从事相应工作。金山区对补贴对象按规定进行公示。评价小组走访了街镇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看到公益性劳动组织对于新录用从业人员,在各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大厅的公示栏进行了公示, 公示信息和时间符合要求。

(四)评价依据及数据采集情况

1、绩效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将围绕项目决策情况、项目管理情况及项目产出效果情况而开展,力求从绩效的角度发现该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产生的问题,优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为下一步就业资金管理实施奠定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评价,了解金山区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的基本情况,对项目背景、项目意义、项目现状和项目内容做深入调研和分析;

(2)通过评价,了解促进就业专项资金项目的产出和效果情况,及整体绩效状况;

(3)通过评价,发掘促进就业专项资金项目对促进就业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4)通过评价,从绩效的角度发现该项目决策、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深化促进就业专项资金项目发展提供依据,以促进就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促进就业政策的特点,以及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的特殊性,项目组在此次评价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1)政策、文献研究法

通过研究、解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政策文献,来获取项目概况、绩效指针等有用信息。

(2)标杆法

对于项目实施情况,通过与最佳值进行对比,算出绩效值。

(3)社会调查法

主要访谈等,获得相关资料。

(4)数据采集法

通过现场合规性检查、项目资料查阅,提取项目相关资料。

3、数据采集方法及过程

本次绩效评价数据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数据,定性数据主要通过实地考察、面对面访谈。

定量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单位数据和实地复核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数据采集两条线,有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项目于3月启动以来,在了解项目概况,包括项目的内容、管理制度、资金流程等基础上,于6月底完成了绩效评价方案,明确了评价目的、方法、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合规性检查方案、社会调查方案等,一个月以来项目组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经历了数据进行采集、合规性检查、问卷调查、社会访谈、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环节,顺利完成了绩效评价工作。

(1)数据填报和采集

2019年3月15日——2019年5月30日,由金山区人保局及区就促中心各相关科室填写基础数据表,并反馈相关数据和财务凭证,所有数据经核查后汇总完成。

(2)现场访谈

2019年4月16日——2019年4月30日,项目组对金山区的居民群众,受补贴对象包括个人、就促中心、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现场访谈。通过现场访谈、分析、整理后,形成了部分绩效评价。

(3)数据分析及撰写报告

2019年3月15日——2019年6月15日,本单位组根据绩效评价的原理和规范,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甄别、分析和评分,并提炼结论撰写报告。

二、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果

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公益性岗位补贴的自评分87.9分,属于良。(根据《上海市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绩效评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评价得分高于90分(含90分)的,绩效评级为优;
得分在75(含75分)-90分的,绩效评级为良;
得分在60(含60分)-75分的,绩效评级为合格;
得分在60分以下的,绩效评级为不合格。)

安置困难人员就业高,补贴发放及时,补贴发放达标,每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促进就业人数低于市平均值。在社会调查中,受补贴单位和个人满意度较高。各类指标情况详见简易评价表。

(二)主要绩效及分析:

1、项目的完成率:发放时间规定,公益性劳动岗位补贴:在每月30日前划拨至各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等劳动组织账户;
千百人岗位补贴:在每月15日前划拨至上海农商银行金山支行代发工资账户。根据补贴发放的银行凭证,2018年每月补贴发放均在规定期限内。本指标得8分,得分率100%。

2、“财务管理”类指标中,“B21资金管理制度健全性”, 金山区人保局和就业促进中心对于补贴的专项资金制定了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的支出有明确规定,根据评价方案指标评分标准,本指标得5分,得分率100%。

3、项目设立的规范性,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本指标得5分,得分率100%。

4、绩效目标合理性,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绩效目标与预算是否匹配,本指标8分,得分6分,得分率75%。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预算编制时参照上年的补贴人数预测下年支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人员生病或其他原因退出,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审批后进入,每月人数有波动。因此实际支出与预算有偏差。

(二)建议和改进措施

建议在今后项目执行中,根据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及时调整预算。尽可能做到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

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

2019年6月15日

推荐访问:浅谈 投资项目 公益性 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浅谈如何开展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

版权所有:广义范文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义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广义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90048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