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5篇
【篇1】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
心得体会
“油田低油价寒冬期”这一客观现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面对现实,我们只有深挖内潜,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水平。下面就“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谈谈我自己的几点认识:
(1)人员管理上,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将压力层层传递,使每个员工身上都肩负一定的工作责任。
(2)在内部绩效考核上,要高标准、严要求、重考核。对于安排的诸项工作,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到每位员工,并明确需要完成的项目、责任人、完成进度时间、处罚方式,严格考核,坚决杜绝懒散的工作作风。
(3)鼓励员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生产任务减少后,员工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报考相关资格考试,而不是把时间浪费上网和闲聊上。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4)公司年轻员工较多,思维活跃。可以鼓励员工上交小发明、小创造,并给与一定的奖励,达到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节约成本的目的。
总之,面对当前严峻的油田形势,做到在应对危机中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身上有压力,攻坚克难、共度难关。
(王艳青)
【篇2】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
“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之我见
关于今年怎么看:
接触收费工作已经半个月。虽说时间不长,但是对这个岗位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工作以来,在领导及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掌握了很多业务知识,基本适应了这份全新的工作。在此,我对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未上岗之前,我认为收费这个岗位就是每天坐在电脑前机械的重复着简单的操作,并无很高的技术含量,不像其他科室的医生要承担性命之托的巨大压力。然而,工作以来的亲身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工作无小事,细处见真功。其实,收费员的工作不只是收好钱,保证准确无误就可以了,在任何一家医院,收费处都是一个窗口单位,收费员是患者首先要面对的,透过这小小的窗口,我们代表的是医院的形象,体现的是医院的服务质量,通过我们的工作搭建起了医患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因此,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价值观,以践行我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关于明年怎么干:
2016年,将是崭新的一年,也是我收费工作步入正轨的一年,为此必须要提前做好工作规划。
1、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让病人得到满意,病人的需求就是我的工作的最高追求;
2、认真的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减少差错,严格遵守门诊收费住院收费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的财务管理规定,保质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
3、发扬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与各位同事齐心协力,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篇3】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
围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发言稿
一、怎么看:
首先应该认清当前形势,理论上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必须正本清源,首先从加强教育入手,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确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内容和意义,系统、全面、牢固地树立起群众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就是我们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过程。
二、怎么办:
一是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增进感情、增长群众工作的本领,积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二是对照好干部标准、先进典型,认真查找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学习先进先辈们做得好的地方。三是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是强化群众观点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
另一方面落实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我们的工作对党和人民负责。
三、怎么干:
一是突出政治坚强,在敢于担当上下功夫。二是突出作风建设,在反对“四风”上下功夫。三是突出方法、方式,在环节步骤上下功夫。四是突出结合实际,加强自身修养,拒腐防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
2014年5月9日
【篇4】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
就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从活动怎么看、工作怎么干、自己怎么办
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县群教办的具体安排,近期在全县集中开展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大讨论活动,前不久在全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上听取了县委徐书记的重要讲话,并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省委关于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十项规定,以及焦裕禄、兰辉、菊美多吉、毕世祥等先进共产党员典型事迹,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下面就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从活动怎么看、工作怎么干、自己怎么办三个方面谈谈自己体会和认识。
一、关于活动怎么看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明确提出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五个必须的要求,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
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
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
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的极端重要性,为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县这次集中开展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大讨论,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理想信念和规矩意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战斗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是政党兴衰成败的关键。是否具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决定我们党能否成为一个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条件,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就不能成其为政党。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无疑是一个政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约束性规范,是首要纪律,它决定着政党的兴衰,决定政党事业的成败。
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是党永葆生机的根本。我们党是一个具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律和规矩成就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新中国。反观苏共等世界上曾经长期执政的政党,一夜之间分溃离析、丢失政权,究其原因就是纪律松散、规矩不彰。把明纪律守规矩摆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更加重要的位置,既是我党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党内外、国内外众多惨痛教训给予我们的深刻启迪,更是我党面临严峻复杂挑战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是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统筹治国理政全局的广阔胸怀、洞察时代风云变幻的高超智慧,坚定中国自信、着眼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我们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前行的关键选择。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和要求,把握政治性,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与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保持高度一致;
把握组织性,做到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用制度笼子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让组织的工作任务优先于个人的生命价值;
把握实践性,把讲规矩、守纪律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生活中,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为党增光添彩的人。
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是加快审计事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审计监督进行了全新定位,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扩大审计的覆盖面,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思考、去探索。需要我们在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解决审计广度的问题;
需要在信息化方面下功夫,提升审计监督水平;
需要树立法治思维,推进依法审计;
需要不断思考创新,切实增强审计能力。所有这些,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和规矩,我局审计事业不可能取得受到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肯定认可的成绩,今后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将以此次教育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克难攻坚、锐意创新,为实现审计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
二、关于工作怎么干
首先,要围绕五个必须,树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纪律和规矩意识,就是要确立纪律和规矩的权威,遵从纪律和规矩,不违纪、不逾矩。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的五个必须要求,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一要树立政治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含糊,不能各行其是,搞这样那样的变通。二要树立团结意识,努力维护党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大局。党的纪律是有利于党的工作大局的纪律,党的规矩是有利于维护党的团结局面的规矩。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作为一把手在组织路线和用人问题上,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只要是德才优秀的干部,无论来自哪湖哪海,都要人尽其才、用当其时;
只要是忠实于党的同志,无论和自己有无交集,都要用其所长、充分使用。三要树立程序意识,严格遵循组织程序。领导工作是在一定的组织系统中进行的,是在一定的制度规则中开展的,用以保证各级党组织工作的正常秩序。这些制度规则就是党的规矩,有些已成为刚性的纪律。要遵守组织运行程序,明确自己的权限,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超越权限办事,不搞先斩后奏。四要树立组织意识,坚决服从组织决定。纪律是维护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的有力武器,规矩是增强党员干部组织观念的有效手段。守纪律、讲规矩就要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绝不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对组织决定不搞选择性服从,对上级部署不搞选择性执行。五要树立原则意识,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一些领导干部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参与腐败、合谋腐败、寻租腐败,教训极为深刻。这表明不仅党员干部本人要守纪律、讲规矩,而且要让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守纪律、讲规矩。新形势下,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就是不允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树立原则意识,就是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不能公私不分,把公权力用于回报私情;
不能情大于法,因感情因素而有失公正;
不能利压倒法,为谋取私利而罔顾国法。
其次,认真履行两个职责,坚持不懈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二是落实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要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增强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把责任落实下去,强化追究问责。我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将率先履行职责,局党组成员、局机关党支部也要负起责来,要敢于担当、敢抓敢管,坚决克服好人主义,不当甩手掌柜,要同一切歪风邪气、违纪违规现象作坚决斗争。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坚持执行一岗双责,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既要抓好业务,也要带好队伍。要突出守纪律讲规矩,以更严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严的措施,着力解决不守纪律、不守规矩的问题,着力纠正不良风气、"四风"突出的问题,持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三是加强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解决慵懒散浮拖、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好广大群众;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建设一支忠诚、担当、干净、干事的审计队伍;
抓好支部建设,不断提升局机关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凸显审计特色,要结合青年文明号、党员先锋岗等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廉洁奉公、服务优良、作风扎实、业务精良、人民满意的党员队伍。
三、关于自己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的讲话指出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这是对党员干部增强党性的总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这一教诲,努力争做一名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的党员干部。自觉用政治修身,按规矩办事,守纪律底线。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坚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习,带头学习、带头思考,与本人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细学细悟,入脑入心,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决反对把学习当成负担、当成副业、敷衍应付、浅尝辄止、装点门面、摆摆样子的学风。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最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政治敏锐性、政治定力。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的意识,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不与民争利,维护群众的利益,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是讲政治、顾大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把对党忠诚作为讲政治的首要原则来坚持,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和执行。一切以大局为重,克服部门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到令行禁止,对上级各项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并切实抓好落实。忠诚党的组织,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和安排,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不搞任何非组织活动。
三是讲党性、重团结、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强化政治引领,突出政治功能,坚持从政治高度来要求、约束和激励党员干部和自己的言行,要克服把党内组织生活等同于一般工作会议和群众性活动。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每个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也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接受组织监督、党员监督和制度约束。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勇于直面问题,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组织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批评和接受批评。要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营造和谐纯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机关氛围。要坚持五湖四海、开放包容,严禁以人划线、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不搞任何形式违反组织原则的小圈子活动。坚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班子成员之间、同志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争功诿过、不争名夺利。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以诚相待、相互信任,坚决反对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坚持说实话、办实事。坚持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做事要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坚持联系实际、服务基层,切实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履职尽责、为官有为,要守土有责、主动作为,树立敬业精神、昂扬斗志和责任担当。
四是模范遵守纪律和规矩,处处作好表率。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认真落实《党组议事规则》,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实行局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不独断专行,不搞家长制、一言堂。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重大审计项目、重大资金安排、重要工作部署、局中层干部任免调整等应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在一定范围内充分沟通酝酿、充分交换意见,不违规、越权决策,不盲目决策、不随意决策。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担。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三严三实要求,鲜明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导向,对信念坚定、政治可靠、思想解放、敢创新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品德优良、廉洁奉公、敢于担当的干部积极培养,并向组织推荐使用。要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党组要为支部做表率,我作为班长要为班子成员做表率,班子成员要为全局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作表率。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一岗双责、签字背书、述职述廉等相关规定,要加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对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提醒、打招呼,要坚决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对违纪违规问题要坚决予以处理。要带头坚守廉洁从政底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县十项规定及廉洁自律相关纪律,不利用职务影响和审计监督权干涉和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市场经济活动,为自己或他人谋取非法利益,不违规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其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篇5】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
中央提三次分配,怎么看?怎么干?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到三次分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次会议提到三次分配有什么重要意义?释放什么重要信号?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围绕这些热点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多了多位专家学者。什么是第三次分配?
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这并不是中央首次提到三次分配。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比,三次分配在概念内涵、分配参与者和分配价值取向等方面有鲜明特点。
早在1994年,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就在《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中提出“三次分配”。他表示,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
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
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
学习时报在2020年1月刊载的《第三次分配:内涵、特点及政策体系》一文中指出,“第三次”并不是指在时序上一定要发生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后,实践中三者是互相交错并行不悖的;
有的志愿劳动与初次分配同时发生,有的捐赠发生在再分配之前而获得税收减免。
释放什么重要信号?
“第三次分配在以前的政府文件中也提到过,这次会议和以往有所不同,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分量更重。”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对记者说。
那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到三次分配,释放了什么重要信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对全社会释放了更加明确的信号,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我国在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方面要有一定的进展。
会议强调,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
李迅雷分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表明第三次分配将成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一种新的补充形式。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强调收入分配问题,下一个十五年,改革的重心是要缩小收入差距。
第三次分配被喻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京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以财政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环节,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兼顾公平的作用,但还是不够,亟需以企业和个人为参与主体的第三次分配来帮助实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标。
如何做好第三次分配?
专家认为,要进一步扩展第三次分配的范围,增加个人捐赠的规模和总量,将潜力发挥出来,还需要制定好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2017年就提出,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大力提倡慈善捐赠,搞好一二三次分
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确定我国在三次分配中的思路、原则、措施和步骤。
“我国公益事业已经到了快速发展期,慈善事业也进入爆发期,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李实说,在如何鼓励第三次分配,特别是在把第三次分配做大方面,还缺少相应的经验,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看看它们如何在政策上,特别税收优惠政策上,鼓励人们更加有愿意参与到第三次分配中来,未来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此前表示,第三次分配是慈善公益事业十分必要且有益的补充,更具有提升公益情怀、润滑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功能,从而值得重视。我国需要更加有效的财政税收政策来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在慈善法制建设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思斌认为,在立法上,要整体看待慈善法制规范体系,并与其他法律有机衔接、相互支持;
在执法上,应当把慈善组织的数量、设立便捷程度、执法机关的服务及慈善活动效果等纳入慈善法执法评估中。(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中央财经委提到的第三次分配是什么?
2021年4月2日,上海,南京西路恒隆广场中庭内悬挂着巨大的红色美陈装置,格外引人注目。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周二召开第十次会议,主题是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会议特别提到,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和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相比,“三次分配”受到关注的程度并不高。实际上,早在1994年,著名经学家厉以宁就在《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一书中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其中,第一次分配是按照市场效率进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是政府通过税收调节,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感召下,通过个人缴纳和捐献等非强制方式再一次进行分配。
中央首次明确第三次分配为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在厉以宁发表上述观点的25年后。2019年11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去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提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界面新闻表示,第三次分配可理解为不同于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第三类分配”,是指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影响下,通过合法合规途径,将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进行捐赠,一般而言这一行为更多与公益慈善事业相关联。
他指出,第三次分配是对第一次、第二次分配的补充,第一次分配的主导者是市场,第二次分配的主导者是政府,第三次分配的主导者则是社会。“当社会总体财富积累到一定水平后,公益和慈善事业发展的空间就被打开,其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的互相补充,是对社会公平和缩小贫富差距努力的必要支撑。”陶金说。
至于为何要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的基础上,补上第三次分配这一环,有学者认为,这和“有形之手”——政府与“无形之手”——市场在调节收入方面的能力不完全充分有关。
“市场调节存在差距扩大化和不公,政府调节存在覆盖面不足与力量不够,第三次分配是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弊端,以及弥补第二次分配不足的重要社会分配方式,是托起社会的‘第三只手’。”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宋林飞在2007年3月表示于《学海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尽管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之内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但抛开华美的外衣,中国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也反映在行业之间。
例如,2020年,广东、江苏这两个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均超过10万亿元,而宁夏、青海和西藏这些地区的经济总量不到4000亿元。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行业薪酬情况来看,202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工资分别为17.75万元、13.98万元和13.33万元。而年均工资最少的三个行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分别仅为4.85万元、4.88万元和6.07万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京春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以财政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环节,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兼顾公平的作用,但还是不够,亟需以企业和个人为参与主体的第三次分配来帮助实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载体——慈善事业在中国发展相对滞后,且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内地接收款物捐赠共计1509.44亿元,同比增长4.88%。这仅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0.15%。而且,从2014-2019年的数据来看,增长也并非“一路向前”,而是存在一定波动。
2015-2019年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联合会
相比之下,美国施惠基金会发布的《2020美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2019年,美国个人、遗产捐赠、基金会和企业向慈善机构捐赠了约4496.4亿美元,占到美国当年GDP的2.1%。
看完总量再看结构,2019年,中国企业捐赠款物931.47亿元,同比增长4.56%,占捐赠总量的61.7%;
个人捐赠金额398.45亿元,同比增长10.54%,占捐赠总量的26.4%。从美国的情况看,2019年,美国个人捐赠占比约为70%,是捐赠的最大来源,企业捐赠仅占到5%。
也就是说,目前在中国,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主体仍然以企业为主,但从增速来看,个人的意愿在明显提升,这也意味着未来个人层面的捐赠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从捐赠的投向来看,2019年,中国慈善捐赠投向教育、扶贫和医疗这三个领域的资金最多,分别为440.31亿元、379.02亿元、272.23亿元,占到捐赠总额的72%。而美国近30%的捐赠流向宗教领域,是接收捐赠比例最高的领域,其次为教育,占到14%,再次为社会服务,占到12%。
专家学者认为,未来中国的慈善事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当然这需要从多个方面鼓励支持。
首先是完善法律制度。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去年1月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尽管《慈善法》2016年就已出台,民政部及相关部委还发布了21项公益慈善领域的政策文件促进公益慈善事业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但各地还需要为这些法律法规的落地做出更为细致的制度性安排,把法律规定转变为推动慈善组织发展的动力。
其次,专家学者认为应适时开征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富人税,部分税收收入可注入公益基金会、慈善机构等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所带来的第三次分配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和收入分配中会起到很强的调节作用,而这些组织具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基础是这一切形成的前提条件。”苏京春说。
第三,中国需要形成多层次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杨斌指出,第一个层次是政府主导,慈善组织由政府直接进行管理运营,通过财政支持以及动员社会成员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二是社会主导,慈善组织由民间私营部门运营,依靠平等竞争机制,通过减税和免税等方式获得政府资助;
三是政府和社会相结合,政府主要承担监管责任,并适当运用财政杠杆和“负向挤出效应”撬动全社会慈善捐赠。
第四个方面和税收有关,要加大个人所得税中对捐赠的扣除额度,从而调动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积极性。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相比之下,美国慈善捐赠在个人所得税中的可抵税比例为50%。
延伸阅读:
中央定调!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
未来,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如何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针对这些热点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2035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表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列为重点任务。此次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在吴琦看来,推动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因此要推动经济发展从发展数量提高向发展质量提升转变,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绿色低碳、民生保障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强调,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吴琦表示,这需要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和根本制度保障。初次分配是市场按照效率原则的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的理念;
再分配机制主要是依靠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的分配,要进一步提高再分配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要加快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倡导社会通过捐赠、慈善等方式,推动先富带动后富,对再分配进行有益补充,促进社会公平。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也表示,经济不断发展、物质不断丰富是实现共同富裕、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但要反对过度财富悬殊,也要反对平均主义,允许部分先富带动后富,讲求奉献精神,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会议还明确,要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吴琦认为,财政政策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聚焦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进行发力,加大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等领域配套改革力度;
二是强化对低收入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和兜底保障;
三是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会议提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金融委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推进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需要明确,防范金融风险仍任重而道远。此次会议也提出,要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
谈及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周茂华认为,一方面,防范化解风险势必要求强化监管、约束宏观杠杆无序过度攀升,可能对部分传统经济、行业短期扩张构成一定抑制;
另一方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是以最低经济和社会成本、最集约资源方式,确保经济安全发展,并且,从中长期看,有助于倒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引导资源流入效率高的部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让经济更加均衡、可持续发展。
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要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适时对政策进行预调、微调,加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更紧密结合起来,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周茂华建议,针对我国内外部环境,需要将短期稳内需与中长期促供给改革相结合,短期政策主要抓手还是为少数行业纾困,多部门协同,精准施策,优化资源配置,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和新兴领域,支持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内需,推动供需平衡发展。
此外,董希淼还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排雷”,不是“爆雷”,在打赢风险防范攻坚战过程中,要提高认识,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做好预案,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金融市场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和外部性,因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承受能力,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逐步排除相关金融风险。未
来一段时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保持决心和定力,又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坚决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中央明确:这件事不能整齐划一
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看要点梳理↓
促进共同富裕
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 总体要求
▪ 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 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 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 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 重点工作
▪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 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 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 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 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 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 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 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 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 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实现金融稳定发展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几年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
▪ 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 要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
▪ 要落实地方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畅通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配合、形成合力。
▪ 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升金融系统干部队伍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做好金融市场舆情引导。
▪ 要加强金融法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
推荐访问:怎么看 研讨 作风 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 作风怎么看 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 围绕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