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义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再认识

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2-08-09 10:0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再认识,供大家参考。

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再认识

 

 对“程度副词+名词” 结构的再认识

  [摘要]学术界对“程度副词+名词” 语法现象的认识和评价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本文在前辈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从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自身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副名词组合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程度副词+名词”; 语法规范; 语言研究

 [中图分类号]H146.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2-0043-03

 近年来, 对于“程度副词+名词” 语法现象, 语言学家们已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剖析词组语法特点, 论证其合理性或不合理性。

 20 世纪60 年代, 学者们普遍认为“最营养”、“很模范”、“非常兴趣” 等副名词组合使用不符合语法规范, 不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朱德熙在界定名词的范围时, 将时间词和方位词排除在外, 所以像“今天已经星期三了”、“最前头” 这一类的组合不能看做是副词修饰名词, 认为“严格的副词都不能修饰名词。” 方华对一部分副名组合以动词省略说进行了 解释, 对另一部分又以词类转化观点作了分析, 进而指出“真正的副词是不修饰名词、 代词的”。

 胡裕树认为,“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但不能修饰名词”, 他把“确是十分堂吉诃德了 ” 中的“堂吉诃德” 看作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用以修饰程度副词。

 此外, 张国安、 邵敬敏、 黄伯荣、 廖序东等学者也持相同观点。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 学者们逐渐对“副词能修饰名词” 观点给予认可和支持。

 刘街生认为,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有独特的语用价值, 有一定的使用范围, 不是很难理解的, 可以有限地类推”, 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此外, 于根元、 邹韶华、 桂诗春、 张谊生、 原新梅等学者也肯定了程度副词对名词的修饰作用。

 90 年代以来, 学者们不仅肯定“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合理性, 而且认为它是一种具有实际语用价值的新兴语言现象。

 学者们从动态的角度认识和研究这一语言现象无疑是个新的发展。

 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 学术界为什么就这一现象在认识上存在巨大转变呢? 笔者从语言发展变化的自身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副名组合存在的合理性。

  一、 语言变化发展的自身因素

 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是语音、 语法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社会的分化促使语言的分化, 社会的统一又要求语言的统一, 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 。

 这一规律就整个语言系统与社会的关系来说, 它对一切语言的发展都适用。

 然而, 对于一种事物来说, 外因仅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社会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范围很广, 程度也很深。

 不过社会只是对语言发展提出要求, 而语言发展变化归根结底是由语言内部结构的情况来决定。

  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概括而言就是语言系统本身的发展趋向, 而语法是语言结构中最为稳定的成分。

 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的总和, 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制订出为社会普遍接受的语法规则, 它在语言中根深蒂固, 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结果。

 但是社会发展变化, 语言的语法

 结构却可以继续保持原样, 在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为人们提供有效地服务。语法的演变主要表现在语法手段的增加, 语法范畴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等方面。

 每种语言的语法发展虽有自己的特点, 但总得来说都是朝着日益精密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规律性更为严格, 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断增强。

 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是遵循自身的变化规律, 外在力量要想改变它, 必须是在顺应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内部的自我调整最后完成。

  从言语交流的角度看, 交际者总是希望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用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首先,“程度副词+名词” 具有语义的模糊性, 大大增加了信息存量。

 以大家都熟识的“我的长相很中国” 为例, 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用什么来形容表达呢? 可以有很多说法, 如中国人黑头发、 黑眼睛、 黄皮肤、 低鼻梁、 讲传统、 重礼节、感情含蓄内向、 勤劳俭朴等。

 但是, 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却较难, “程度副词+名词” 现象的出现弥补了 这一不足, 看似模糊, 却能意会, 蕴含某些深层意义。

 其次, “程度副词+名词” 具有语义的扩展性、 延伸性,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生活阅历, 知识结构, 所处时空等因素去感悟、 领会、 补充与把握, 比单个形容词或者“形容词+名词” 结构的内涵更加丰富, 容易引发一种流动的想象空间和富有诗意的主观体验。

 另外,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还能体现色彩义, 使表达新奇、 俏皮。

  例如:

  (1)

 香港并不太“香”, 也不太“港”。

  (2)

 你怎么这么“废物” 啊!

  其中的“港”、“香” 如果换成“时髦” 或“洋气” 都没有原句新奇、

 俏皮。

 同样, 把“废物” 换成“无用” 或“没能力” 都不如上述口语句式更能体现口语化色彩。

  原本贬义色彩的名词在“程度副词+名词” 结构里, 可加重某些色彩意义。

 如“特流氓”、“太官僚”、“很阿 Q”、“挺葛朗台” 等更加重了贬斥色彩; 原本带褒义色彩的名词在“程度副词+名词” 结构里, 如“很男子汉”、“特青春”、“挺英雄”、“很诗意”、“很雷锋”、“特淑女” 等更加重了褒义色彩; 而原本中性的名词, 在“程度副词+名词” 结构里, 则具有灵活性, 如“很日本” 既可以理解为“残忍, 好战, 大男子主义”, 也可以理解为“敬业, 有礼貌, 温柔型女人”。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语法、 语义、 语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名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时, 不同的名词, 语义、 语法、 语用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其一, 抽象名词主要依靠语法的作用。

  例如:

  (1)

 他同我特知音。

  (2)

 他有一个很现代的妻子。

  (3)

 车厢里响起了很新潮的歌。

  (4)

 我赞同她的观点, 但前提是:

 这个爱人非常爱你, 这个情人也非常爱你, 而你爱人和情人之间又很朋友, 很理解。

  (5)

 老四最福气, 过二年他一办退休, 老四就能顶替。

  上述例句中的“知音”、“现代”、“新潮 ”、“朋友”、“理解”、“福气”在句子中分别作谓语、 定语, 显然这种抽象名词主要依靠语法的作用才造成了语义上的自足。

 诸如此类的名词还有“传统”、“诗意”、“时光”、“文

 化”、“出息”、“技术”、“技巧”、“学问”、“优势”、“偏见”、“诚意”、“水平”、“营养”、“原则”、“能耐”、“专业”、“野性”、“危机”、“细节”、“凶气”“暴力”、“背运”、“美味”、“野心” 等。

  其二, 指人名词、 处所名词、 时间名词主要依靠语义、 语法的作用。

  例如:

  (1)

 我很男子汉地答应了下来。

  (2)

 蓝带啤酒很德国、 很德国。

  (3)

 她是个很男人的女人。

  (4)

 劝人“一点不能将就”, 貌似很现代, 很卓越, 其实这里是另一种“高大全” 理论, 与“假大空” 异曲同工。

  上述例句中的“男子汉”、“德国”、“男人”、“现代” 都是语法和语义共同作用的结果。

 诸如此类的词还有“阿 Q”、“中国”、“广东”、“山东”、“葛朗台”、“英雄”、“淑女”、“绅士”、“官僚”、“瘪三”、“维纳斯”、“现代”、“当代”、“古代”、“历史”、“未来”、“春天”、“青春” 等。

  其三, 实物名词主要依靠语用的作用。

  例如:

  (1)

 你这设计师是一定挺油的, 社会经验丰富。

  (2)“说实在的, 你们对现代派文学的认识是非常皮毛的。”

  (3)

 我告诉你, 我的这只时装模特表演队在湖南是最最牛皮的, 我的十八位模特中有一半的人在全省的各种模特大赛中获过奖……

 上述例句中的“油”、“皮毛”、“牛皮” 通过语用作用, 使语言表达更加新奇、 俏皮、 具体、 形象。

 具有这种用法的词还有“水”、“火”、“铁”、

 “木”、“土”、“沙”、“面”、“花”、“肉”、“饭桶”、“脓包”、“机械” 等。

  二、 交际者的心理因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出, “语言并不是‘独立自足’ 的系统, 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一部分, 两者密不可分”。“事物——性质”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认知框架, 它是基于人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

 在这个认知框架中, 如果事物的性质非常鲜明, 为人们所深刻认识, 成为一种固定的关联, 人们就可能用事物来显现其性质。

 因为事物是具体的, 性质是抽象的, 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性质更容易识别、 处理和记忆, 因此, 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性质相比,被人们接受的可能性更大, 正因为如此, 激活了事物本身, 共性质也随之被激活。

 如一提到“山”, 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高大险峻” 这一性质,因此用具体的事物来显现其性质是非常自然的, 是合乎人的心理特征的。一旦这种转指用法成为经常性的用法, 词义就会发展, 增加新的表示性质的义项, 词的功能就会增值而变成兼类词。

  例如:

  (1)

 他穿上这身服装, 多气派。

  (2)

 从前我也跟过一个人, 人倒是很规矩, 又不赌不嫖, 就是一肚皮恶水……

 (3)

 穿上军装显得很威风。

  (4)

 这种表现直接导出了 我们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去理解名词的活用现象……

 (5)

 经队长这样一介绍, 我们也觉得这种灶还是蛮科学的。

 (6)

 你说那圆脸大眼睛多精神。

  (7)

 日本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最典型的“男权中心” 主宰国家之一。

  上述例句中的“气派”、“规矩”、“威风”、“根本”、“科学”、“精神”、“典型” 都是名形兼类词。

 这类词还有“礼貌”、“系统”、“耐心”、“矛盾”、“光彩”、“热情”、“气魄”、“理智”、“标准”、“道德”、“经典”、“艺术”、“专业”、“模范”、“理性”、“秘密”、“民主”、“卫生”、“文明”、“自由”、“规律”、“幸福”、“原则” 等。

  一般而言, 名形兼类词很少, 因为指物名词首先使人联想到的是有形的实体事物, 而不是实体的性质。

 要想使人很容易地联想到实体的性质,那么这种实体性质必须非常鲜明而又为人所熟知, 但是符合这些条件的实体事物非常少。

 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性质特点并不特别鲜明的事物名词也可以有上述用法, 但问题是人们看到或听到这些词并不能固定地联想到它的某一个性质。

 由于其表义比较概括、 模糊, 我们对这些词很难做出精确的理解, 只能进行大致的、 倾向性的理解, 而且要视交际者个人知识积累程度或者由说话人创造出促使听话人理解的语境等情况而定。

  例如:

  (1)

 我今天请几个很名望的教授吃饭, 可这个跑堂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么长时间了, 连饮料都没拿。

  (2)

 毕业时, 她已经变得非常城市了。

  (3)

 刘喜好福气。

  (4)

 玩双目 对蓍的游戏, 玩谁磕瓜子吐瓜子皮快等, 但都属于很朦胧, 很小儿科一类的。

 (5)

 那男人的模样, 很山东, 车子上扭屁股一骑一登, 更山东了 。

  (6)

 我长得很丑, 但本人长得很中国,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

  (7)

 你也太林妹妹了吧!

  想要很好地理解“名望” 表示的意义, 交际双方必须要了 解“名望”的特点; 理解“福气” 就必须对“福气” 所指含义很清楚; 理解“城市”就必须知道城市的特点及其与乡 村的区别; 说到“小儿科” 必须肯定对方了解“小儿科” 的真正内涵; 提到“山东” 人们的大脑中会立刻闪现出“粗犷有力, 憨厚深沉” 的特点; “中国” 在此主要显现“中国多灾多难” 的蕴意, 对“中国” 的具体含义, 不同说话对象有着不同的理解; 说起“林妹妹” 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她的泪如雨下、 尖酸、 刻薄。

  三、 促成副名词组合现象的社会因素

 “程度副词+名词” 组合结构日益流行, 已非临时性的现象。

 从南方到北方, 从口语到书面语副名词组合用法都屡见不鲜, 可见其运用十分广泛。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有着必然的联系的。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副名组合现象与日俱增, 日益活跃, 尤其是“程度副词+名词” 现象的出现更加突出语言发展的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 社会日益繁荣,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尤其是随着对外经济、 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诸如“很绅士”、“很老板”

 、“很贵族”

 、“很风度”

 、“很款式”

 、“很美国”、“很异国情调”等新的语言现象在社会上逐渐流行并迅速传播开来, 为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萨丕尔在《语言论》 一书中说:

 “语言, 像文化一样, 很少是自己自

 足。

 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简接的接触。

 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

 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际关系的平面上进行, 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 科学、 宗教的借贷或交换。”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 语言的“借贷”和“交换” 现象将日趋频繁, 副名组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通过对原有词语增加义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的空前频繁, 语言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加强。

 而新语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 乃至逐渐散播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 都见证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推荐访问:对“程度副词 名词”结构再认识 再认 副词 名词

版权所有:广义范文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义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广义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90048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