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义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个人学习心得(范文推荐)

个人学习心得(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2-07-30 18: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学习心得(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个人学习心得(范文推荐)

 

 个人学习心得

  平原县坊子乡 中心小学

 刘卫东 今年 4 月 14 日至 4 月 15 日, 我有幸参加了小学科学教学创意观摩展示活动(潍坊)

 学校的领导和同事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所以我首先感谢领导能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机遇, 基于此, 我非常重视和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对本次外出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 把学习过程当作是全面充电, 提高素质的过程。

 这次培训活动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组织发起的, 在潍坊市接待中心召开的, 紧紧围绕“提升教师素养,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这条主线,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着力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提升自身素养, 培养综合能力。

 通过两天的学习, 我受益匪浅, 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才能趋利避害, 发挥自己的优势, 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课堂示范引我反思

  以人为师能进步, 何况是专家教师。

 回顾五位老师的优秀课堂,我看到每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备课老师们展示的课堂很精彩, 他们并没有华丽的语言, 也没有经典的教学实验, 看起来整堂课很平常,很普通, 然而老师们就是在平平常常的教学中体现了他们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他们运用扎实有效的语言,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在不停的涌动, 学生用心去思考, 去发自内心的去探究。

 这是专家展现给我们的思路这也是我这几天学习的最大收获。

 通过观摩几节课, 我感触颇深, 老师们原生态的课堂没有任何的作秀成分在其中。

 而对我最大的冲击就是我感觉我自己讲的还是太多, 总是担心学生不理解或者没有掌握, 而有些东西并不是老师教会的,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才会真正的感悟、 理解并掌握。这也给我一种启示, 学生掌握知识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训练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课堂引入精彩纷呈 第一堂课是徐杰老师带来的《食物的消化》, 他的引入很巧妙,从我们这么多年吃进肚里的食物引发思考, 我们吃的食物哪里去了?很简单的提问, 营养被吸收, 垃圾被排出体外并由此引出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接下来就是学生来画食物的旅行路线, 培养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学生的结果五花八门, 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在教学时候往往会在学生给出答案以后公布正确结果让学生修改, 而徐老师在这里提了一个问题:

 平常有问题如何解决?只是用一个小问题就教会了学生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要自己解决问题。

 房富本老师讲课内容是《纸的秘密》, 他将小纸袋装进大纸袋里,这样层层包裹就像是个小魔术一样, 学生对纸有很多疑问, 那就需要研究, 房老师一句“要想研究纸, 首先要了解纸” 引入正题。

 从而开始了课堂的学习, 而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老师真正做到了只是指导。很小心的避免带有指示性的语言。

 从开始到结尾, 始终是学生自己在探究, 自己在总结

 课堂把握受益匪浅

 张元喜老师的课堂给我一种感觉就好像他知道接下来学生要问什么, 学生要做什么一样, 我很好奇, 他为什么能把课堂把握的那么好, 不管学生问什么, 怎么问, 他都能无形中把学生再拉回课堂教学中来。

 虽然他讲课的内容是比较水的多少, 但他并不局限于比较水多少的方法, 而是在此基础上一步步的引导着学生制作一个量筒来进行精确的测量, 从小就教育学生科学要严谨。

 李霞老师讲课的时候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向新知识过渡, 在渐进的过程中引出课题调理清晰并将“力” 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让学生借助材料来看到力, 建立模型来认识各种力, 让学生真正的“看到”各种力, 印象尤其深刻。

  专家讲座指引方向

 专家老师们的课堂只是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堂课的一个思路, 而他们的讲座展示给我们的则是专家们的教学思路。

 徐老师的讲座重点是

 加强科学阅读, 提升科学素养, 从我们童年的回忆开始引起我们的反思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 阅读是智慧的分享。

 阅读不是快速的浏览而是深层的思考

 通过阅读普及科学思维方式, 形成科学技能。

 从科学故事观察科学现象理解科学原理。

 张老师的预设与生成告诉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但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 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 一旦出现“不速之客” , 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灵活应对, 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 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 , 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 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中, 如果完全按照“预设” 进行, 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 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 , 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出现“放而失度” 的现象。

 因此, 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 和“生成” , 预设要有弹性、 有留白的空间, 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 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 。

 对学生积极的、 正面的、 价值高的“生成” 要大加鼓励、 利用;对消极的、 负面的、 价值低的“生成” , 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 让其思维“归队” , 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

 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总之, 听专家讲座、 聆听名师课堂深知自己的差距是那样大, 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 我将会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

推荐访问:个人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推荐 范文

版权所有:广义范文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义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广义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90048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