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500字(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500 字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500 字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500 字 2016-07-02 浏览:分享人:马星舒手机版
中国共产党人从执政之初起,就想走出历史“周期律”,迈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一步。改革开放初期,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文革”十年浩劫教训的反思和警醒,邓小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传递出鲜明的法治思维和主张。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的战略部署。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四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首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历史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结果。邓小平说,要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体现了这一认识。其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所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贯彻实施宪法,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一致关系的集中体现。依法执政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这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内涵,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严格守法,按照法治的要求处理好党与国家法的关系;二是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这是依法执政的第二个层面。通过党内法规来治党管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特色和经验。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
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即:完备的法
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大体系是有机统一体,法律法规体系是法治体系存在的前提和运行的基础,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是法治体系的生命,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关键,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屏障,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核心。
全会《决定》强调了实现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五项原则,即: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研读《决定》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五项原则遵循了对中国传统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以人为本思想,充分肯定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充分强调了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保障人民根本权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彰显了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直以来,中日两国的民众在有关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面前都是比较敏感的,无疑,这一次河村的否认也有了一场轩然大波。网络舆论纷纭,一是日方质疑南京大屠杀史实,二是南京代表团为何不抗议。对于前者,我们理应的表达我们的抗议与谴责;对于后者,崇尚和平外交的我们,大
度的体现我们的包容是可以的,面对日方挑衅底线,这已经上升到外交高度,南京代表团只能理性的考虑中日外交大局。对待日方不妥当的行径,我们不是抵触的谩骂南京访问团的不抗议,而应该理性的谴责,将我们的爱国热情指向日本。面对日本七成民众支持右翼分子否认侵华,我们慌乱的爱国过激言论,甚至煽动群众游行等危害自己国家秩序和发展的行为都是不理智的,更是不睿智的。
无论怎样,在国家的尊严面前,保持崇高的人格是每个公民必须做到的。同时,对待屡次挑衅中日邦交底线的人,我们应该理性的、睿智的与他们博弈。南京大屠杀是中日友好邦交必须承认的前提。在和平的环境下,日本右翼分子屡次不顾国家外交,私自出现违背中日友好的行为,这是极其不讲信用和道义的。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一直不承认侵华史实、领导参拜战犯神社,这既反映了日本是一个不敢勇于认识过去的民族,甚至一直不忘自己的军国主义的国家。和平外交的中国,在国内和谐的环境下,面临各种敌人分化的阴谋,能使之破灭的就是爱国情怀这种软实力。西藏问题、东突问题、南海台湾问题等等,都是爱国软实力的体现。日本否认侵华史实,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也是爱国软实力的体现。冷静分析中国的爱国软实力,很多的是复杂和盲目的仇视,我们既要肯定爱国热情,又要防止爱国过激。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任何的内部失序,都会造成未知的后果,和
给予敌人分化的口实和机会。稳定内部环境,理性表达爱国,才是最好的软实力。
但是此次事件中南京政府也有一些地方需要反思。比如说它在会谈之前,有没有沟通好,怎么突然冒出这样的言论,这个言论出来的时候,当时的表现是什么样。因为我们注意到,媒体报道有一种层层推进的过程,先是抗议,然后是断交。南京跟日本名古屋两个城市举行会谈之前,沟通工作没有做好。另外我们在事后,怎么样应对?他是市长,它的政治体系跟我们国家不完全一样,我们市长出去代表这个市,日本人不完全是这样,他出去不完全代表名古屋。这也是处理问题时需要考虑到的一点。
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政治智慧,日本人总有一些右翼分子会参拜神社,发表一系列右翼的言论。我们怎么样应对?我们应该从中考虑一些国家民族的利益。这一点,韩国做得比较好,会有强烈大规模抗议运动,从抗议以后,谈判的时候,就可以作为一个筹码,作为条件来谈。两国政治的博弈,千万不要停留在口水战,所以我们作为老百姓,希望这个事情,一方面让日本吸取教训,另外一方面,我们要获得真正的好处。但是我们政府在传达民情这方面,还是大家不是很满意,所以希望政府在这方面该强硬的强硬,我们文化里面都讲了,与人为善之类讲得太多,其实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太一样。
人与人之间讲更多是礼仪,但是国与国之间不是的,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争夺是非常多的,所以这个要坚持原则,要旗帜鲜明,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
与冷战时期不同,现在的国际关系更加复杂与可变,大国关系亦不例外:此处有一些合作,彼处有一些摩擦;总体不打算对抗,局部难免存在纠纷。要紧之处在于,不可像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那样,把个别的和偶发的现象,夸大成总体的和持久的事态,把少数利益集团的偏好与追求,说成是国家的基本利益和外交的本质需要。不管有多少矛盾和多大的困难,在中美这两个有全球影响的世界大国之间,保持对话与合作的态势,避免关系紧张和对峙,既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有利于两国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特点:以中产阶级占主体,富人和穷人占比重小的分配格局。
而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中描述的中产阶级的特征是:
①依附庞大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②无固定资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③靠知识与技术谋生,又稳定丰富的收入;④思想保守,但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然而我们知道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占比重不大的橄榄型格局。
金字塔型:底座庞大,塔尖细小;其中低收入者占主体,而高收入者少,中产阶级比重。
哑铃型:两头大,中间细长;其富人和穷人多,但同样的,中产阶级少
倒丁字型: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状似一块平纹的又长又宽的板子,而高收入者和超高收入者却占比重很少。
那样我们应该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呢?我们离“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多远呢?
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精神和既定大政方针的迫切需要,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促进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维护社会稳定,按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这些都是我国当前所面对的问题,换言之,我们离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中等阶层的界定标准是: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较稳定的社会群体,同时是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的社会群体。其必备的素质是: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职业技能,富有管理经验。同时,中等收入阶层拥有基本相近或相同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守岗敬业,文明礼貌,较强社会责任心。
1.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2.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更多能产生中等收入的职业和岗
位
3.建立更广泛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
4.加大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收入,为“扩中”提供基础
5.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从以上途径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贫富差距大,廉价劳动力的存在性,以及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的普及化,学历水平的高低,都时刻影响着中产阶级所占比重,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其次,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普通劳动者能成为有钱人;大力支持人才创业致富,造就一批“小老板”鼓励农民规模经营,扶持一批“新地主”;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扩大就业领域,大量吸纳农村剩余资源’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最后,教育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进教育机制改革,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发展高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管理体制,积极引导和吸引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改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我国人均 GDP 排名却让人大失所望,农民多,空有劳动力,社会历史知识缺乏,自身素质低,以及陈旧的观念,都是我国贫富差距大的原因。如今,
我国是一个知识型应用的社会,并由市场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可想而知,知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橄榄型”分配格局是我国现在的奋斗目标,构建这种分配格局,可以让社会更加公平化,也让人们生活的尊严、幸福、公平、和谐。自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中国经济呈现喜人的“V”字型增长,而美国市场的情况却是开始打压中国产品,以扩大内需。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扩大内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并且还要将“出口”“投资”“消费”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我们才有可能向“橄榄型”分配格局迈进。
我们知道,要达到共同富裕,消除剥削,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如今,房价高,上学贵,看病难,着三座大山已让许多老百姓不堪重负,社会中低收入者的生活疾苦和经济压力,是国家和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医疗保险等普及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但最主要还是要调动人们对生活、工作的激情,试想倘若我们的工资都用于缴纳保险,房贷,生活以及子女上学的费用,那样又所剩几何呢?人们过不上稳定丰富的生活,社会氛围就不会融洽,人们怨言多,日复一日,社会动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如果将富人的财产分一点给中低阶层的人,实现全国人均 GDP 的增长,改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将“橄榄型”分配格局所带来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其实,
美洲、欧洲等国家在实现“橄榄型”的分配格局也是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和法律的更新完善,使他们成为发达国家,而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也仅仅经历了 20 年的改革,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主义道路中建设“橄榄型”分配格局,这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同时推动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经济规范和教育,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温总理说过:“社会公平主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以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为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积极要求进步,极高个人思想觉悟,以及自身文化素养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大学这个学术自由的“社会”里,更要有东西事物的能力,关注国家大事,培养自己分析现下世界情况和中国情况的能力。
推荐访问: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500字 心得体会 形势 完整